总序 作者序 简写一览 参考书目 引言 1. 撒迦利亚时代的世界 2. 撒迦利亚本人 3. 撒迦利亚书 4. 撒迦利亚书的整体性 5. 撒迦利亚书、耶稣与我们 6. 最后的意见 第一部 神国的前奏(一~六) 1 呼吁回转向主(一1~6) 2 第一个异象:站在番石榴树中间的人(一7~17) 3 第二个异象:四角和四匠(一18~21) 4 第三个异象:持准绳的人(二1~13) 5 第四个异象:给大祭司洁净的衣服(三1~10) 6 第五个异象:金灯台与两棵橄榄树(四1~14) 7 第六个异象:飞行的书卷(五1~4) 8 第七个异象:量器中的妇人(五5~11) 9 第八个异象:四辆马车(六1~8) 10 为大祭司约书亚戴上冠冕(六9~15) 第二部 神国的完成(七~十四) 11 呼吁真正的禁食(七1~14) 12 耶和华应许赐福与耶路撒冷(八1~23) 13 从受苦到荣耀(九~十四) 14 第一个默示:神的治理和人的领导(九~十一) 15 第二个默示:耶路撒冷的命定之日(十二~十四)
圣经信息系列:撒迦利亚书——愿祢的国降临(简体)
一般而言,旧约的研究者会把整个旧约的历史区分成三个阶段:被掳前、被掳后,以及后被掳时期。
被掳前,指的当然就是从亚伯拉罕、摩西开始,直到列王纪、历代志结束的那段历史:以色列从一个家族,慢慢发展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后又逐渐衰弱、乃至亡国。被掳后的历史,便是描述以色列人怎样流亡到巴比伦,在绝望中重寻盼望,直到波斯帝国兴起,得以重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的这段故事。至于所谓的后被掳,大约是圣殿重建之后,以色列人置身于文化大熔炉的处境中,怎样在面对不同思想冲击的同时,坚持自身特色与身份的时期。
而在这段高低起伏的历史中,撒迦利亚书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一本先知书。在他之前,整个以色列民族像是坐了溜滑梯,跌入被掳的绝望幽谷;在他之后,这群被掳的子民开始聚集,不但一个一个站出来承担起回到家乡重建圣殿的使命,更为以斯拉、尼希米那样的复兴,铺好了路,开创出丰富精彩的第二圣殿时期。
因为被划分成小先知书,撒迦利亚书的价值长久以来都被低估。近年来,因为意识到这个带领以色列人从低谷往上升的角色,学者们开始注意起撒迦利亚书,相关的研究更是络绎不绝。《圣经信息系列:撒迦利亚书》,便为我们消化了这些研究,进而整理出深刻的信息,作者韦伯不但清楚掌握住撒迦利亚对后被掳时期犹太人的各种启发,还进一步扩展到新约作者,甚至是耶稣对撒迦利亚书的理解和引用,相信对任何一个希望重新认识这位伟大先知的读者来说,都将是一次收获丰硕的阅读之旅。
【作者简介】
韦伯(Barry Webb)
曾经在一般学校教过书的韦伯,自始至终对于教育都有着极大的热忱。不管是七年的高中教学经验,抑或是后来选择投身圣经研究,能够直接和学生面对面,将自己所学的倾囊相授,一直都是他的最爱。
尽管担任澳洲悉尼摩尔神学院旧约部门的主任,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多如牛毛,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圣经,明白神的话语,他仍然积极参与地方教会的教导服事,从主日讲道,到成人主日学的开设,韦伯都乐此不疲。
韦伯的学术贡献也很突出,他曾于1996到2006年担任过《改革宗神学评论》(Reformed Theological Review)期刊编辑,这是澳洲历时最久的新教神学刊物,创刊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
除了《撒迦利亚书》外,他的另一本圣经信息系列著作是《以赛亚书》;如今已从神学院退休的韦伯,仍在体力可以负荷的情况下进行教学和写作,并且着手完成一本约伯记的注释。
「我们可能以为,新约作者会认为撒迦利亚书已不再适用而忽视它,但事实上正好相反:新约的作者转向撒迦利亚书,把它当作一种资源,教导我们关于神在基督里已为我们成就的一切,以及我们所处情况的真实意义。很难准确地计算撒迦利亚书在新约中被引用的次数(尤其是非直接的引用),但一位知名的权威列出十一处直接引述和六十四处间接提及,其中大部分是在福音书和启示录。」
——韦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