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文集总序 序言 爱任纽:论使徒教义的实证 德尔图良:反异端的策略 鲁菲努斯:《使徒信经》注释 克里索罗古:证道选编 安波罗修:候洗者信经疏解讲稿 奥古斯丁:论信望爱手册

教父论信经
古代信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共识和法则。早期教父对信经十分重视,阐述甚多。本书收录了爱任纽、德尔图良、鲁菲努斯、克里索罗古、安波罗修、奥古斯丁这六位教父论述信经的重要作品,不仅有助于了解早期教会对于信仰的理解和实践,对于今天信徒的信仰生活也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包括六位教父:爱任纽(Irenaeus)、德尔图良(Tertullian)、鲁菲努斯(Rufinus of Aquileia)、克里索罗古(Peter Chrysologus)、安波罗修(Ambrose)、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
爱任纽(Irenaeus,约125—约202):希腊教父,里昂主教,使徒教父波利卡普的门徒。他反对诺斯替主义,主张教会的正统信仰应建立在圣经、使徒传统和主教的教导上。他对新约正典的形成和使徒传统的传承做出重要贡献。主要著作包括《驳异端》(Against Heresies)、《论使徒教义的实证》(Demonstration of Apostolic Preaching)等。
德尔图良(Tertullian,约155—约220):拉丁教父,北非迦太基主教,被誉为“拉丁神学之父”。他对三位一体教义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主张教会拥有解释圣经的权威,强调使徒传承的重要性。晚年加入孟他努派。主要著作包括《驳帕克西亚》(Against Praxeas)、《护教辞》(Apology)、《反异端的策略》(The Prescription against Heretics)等。
鲁菲努斯(Rufinus of Aquileia,约345—约410):拉丁教父,修士和翻译家,曾在耶路撒冷建立修道院。他致力于将希腊教父的作品译成拉丁文,使西方教会得以接触东方神学。他翻译了奥利金的《论首要原理》和许多圣经注释,以及优西比乌的《教会史》。主要著作包括《使徒信经注释》(Commentary on the Apostles’ Creed)、《驳哲罗姆》(Apology against Jerome)等。
克里索罗古(Peter Chrysologus,约380—约450):拉丁教父,意大利拉文纳主教。他以简洁有力的讲道闻名,被誉为“金口”。他反对阿里乌主义和基督一性论,强调圣母的永恒童贞、四旬期的忏悔价值和圣餐的临在。存世有180篇讲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安波罗修(Ambrose,约340—397):拉丁教父,米兰主教。原为罗马总督,后被推选为主教。他坚定反抗阿里乌异端,捍卫了尼西亚正统信仰,被尊称为“教会博士”。他的讲道和神学影响了奥古斯丁的归信。在崇拜礼仪方面,他引入交唱圣咏,丰富了教会的礼仪音乐。主要著作包括《论圣灵》(On the Holy Spirit)、《论基督教信仰》(On Christian Faith)、《论教士的职责》(On the Duties of Priesthood)等。
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430):拉丁教父,北非希波的主教,基督教思想史上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神学家之一,强调上帝的恩典在救恩中的决定性作用,被誉为“恩典博士”。他的神学思想对于罗马天主教和基督新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著作包括《忏悔录》(Confessions)、《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论三位一体》(On the Trinit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