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序 主仆与人师、学问和志业 周序 跨越乏味的历史长廊 林序 我们需要的神学 自序 寻求真理的起始点 第一章 初代教会信仰规范的制定 前言 制定信仰规范的起因 三个信仰规范 哪一个标准最可靠? 三个权威系统 经外作品鱼目混珠 问题思考 第二章 第一个信仰规范——圣经正典 正典与大公会议 正典与信仰团体 正典的鉴别标准 问题思考 第三章 第二个信仰规范——主教制度 主教权柄集中罗马教会的原因 问题思考 第四章 第三个信仰规范——传统:解经与信经 传统的内涵 教父的解经 信经与圣经 问题思考 使徒信经 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 迦克墩信经 基督教发展教义时期的地理环境 第五章 初代教会的第一个基要教义争辩:三一论的争辩 “三位一体”是根据整本圣经归纳整理出来的基要真理 三位一体的教义防止我们进入偏激 解释三位一体的步骤 圣经中“三位一体”教义的动态性 错误的“三位一体”观 亚流被定罪 问题思考 第六章 初代教会的第二个基要教义争辩:基督论的争辩 基督论乃基督教最核心的信仰 基督论的定义——基督是一个位格,具有两个本性 基督的神性 基督的人性 基督的神性与人性结合的奥秘 耶稣必须面对七情六欲的试探、干扰 耶稣的人性对我们信仰的意义 为什么“道成肉身”是神拯救世人的方式? 否认耶稣人性的错误 问题思考 第七章 初代教会的第三个基要教义争辩:救恩论的争辩 罪的定义 “罪”是神学性的问题 因信称义的内涵 救恩论的四垒 预定论 错误的救恩论 争辩的开始(伯拉纠vs.奥古斯丁) 以弗所会议 半伯拉纠思想 奥兰治会议 问题思考 第八章 奥古斯丁 生平简介 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 奥古斯丁的著作 问题思考 第九章 中世纪的修道主义 修道主义兴起的原因: 修道主义的发展路线 神学家对修道主义的看法 修道主义优缺点 问题思考 第十章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中世纪的教育与宗教生活 经院哲学的三段论证 经院哲学的实与名、共相与殊相之争 安瑟伦(Anselm,约1033~1109) 亚伯拉德(Peter Abelard,1079~1142) 俄坎(William of Ockham,约1285~1349年) 多马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1225~1274) 经院哲学大师对神治理工作的不同看法 哲学与神学相互为用 问题思考 第十一章 中世纪的神秘主义 神秘主义的定义 神秘主义的起源 泛神论的谬误 中国信徒所景仰的神秘主义大师 神秘主义的特征 中世纪兴起神秘主义的原因 神秘主义的派别 马丁路德对神秘主义的评价 神秘主义与马丁路德十字架神学的比较 神秘主义的优点 神秘主义的缺点 “惟独恩典”是纠正错误的不二法门 问题思考 第十二章 宗教改革的前夕 政治层面——教廷权力缩小 经济与社会层面─中产阶级的出现及印刷术的发明 宗教层面——教权低落,改革失败 文化层面——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的共同特色 世界学问与福音神学的基本差异 问题思考 第十三章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路德生平简介 痛苦的信仰之旅 信仰挣扎的症结 路德的救恩论 中世纪天主教的赎罪观 路德的九十五条款——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与天主教分裂 改变教会生态的三篇改教作品 改教运动的内忧 路德的圣餐论 十架神学 问题思考 第十四章 日内瓦的改教家加尔文 生平简介 加尔文的神学巨著《基督教要义》(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启示论 基督论 救恩论 教会观 加尔文的政治观 加尔文的贡献与影响 问题思考 第十五章 十七世纪的宗派主义 何谓宗派? 宗派的由来 预定论的争执 预定论引起的恐慌 预定论的挑战 宗派是健康、正常的现象 宗教战争 宗派主义的极端发展 更正教的“经院哲学” 问题思考 第十六章 敬虔主义与十八世纪信仰大复兴 历史中的平衡机制 英国的敬虔主义 德国的敬虔主义 敬虔主义的优、缺点 莫拉维弟兄会的起源 循道主义 问题思考 第十七章 十九、二十世纪的自由派神学 强调今世、团体性救赎的社会福音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14)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士莱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1834) 旧自由派神学的历史批判学 新自由派的神学 存在主义——新自由派的出路 齐克果(Sφren Kieerkegaard,1813~1855) 巴特(Karl Barth,1886~1968) 巴特与卜仁纳对于自然启示的争辩 问题思考 第十八章 近代罗马天主教 天主教是“异端”? 唯名论的救恩论 天特会议 耶稣会的成立 第一次梵谛冈大公会议(1869~70年) 第二次梵谛冈大公会议(1962~65年) 基督教与天主教之间的歧见 二十世纪末双方尝试和解 问题思考 第十九章 希腊正教 东、西方教会的基本差异 俄罗斯取代拜占庭成为东正教的故乡 杜斯妥也夫斯基绝境逢生 《卡拉马助夫兄弟们》一书中的堕落与救赎 问题思考 第二十章 近代普世合一运动 爱丁堡世界宣教大会 WCC的神学立场 第二、三条合一运动路线 灵恩运动的合一与分裂 问题思考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各项会议 结论 教会历史年代简表 教会历史参考书目 教会历史名词简表

7 折
我信圣而公之教会(简体版)
出版方 校园书房出版社
格式 流式
页数 400页
字数 135千字
语言 简体中文
文件大小 4780K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电子书售价 $10.08 $14.40 (约¥73.48)
本书不是历史故事,而是偏向教义发展的历史神学。虽非精彩传记、演义,却也希望排除华人教会对历史的畏惧,甚至挑起对教会信仰传承的重视与兴趣。因此,简洁、清楚是本书最大的特色,虽然它未能涵盖教会历史每件重大事件或精彩人物,但是举凡关乎信仰传承的必要资料,本书应该都能提供。
【作者简介】
蔡丽贞
中华福音神学院专任教授
英国亚伯丁大学神学博士
著有《主流与非主流》(雅歌)、《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华神)、《基督徒的搬家哲学》(校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