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主编序言 旧约编辑序言 新约编辑序言 简写表 作者序 绪论 壹 导言 贰 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的关系 叁 作者问题 肆 写作地点 伍 受书人 陆 写作日期 柒 写作目的 捌 文章体裁 玖 资料来源 拾 阅读方法 拾壹 文学结构 注释 壹 序言(一1∼4) 贰 救恩历史新时期的出现(一5∼四13) 一 新旧时代的交接(一5∼二52) 1 预报约翰的诞生(一5∼25) 2 预报耶稣的诞生(一26∼38) 3 马利亚与以利沙伯相会(一39∼56) a 以利沙伯论马利亚的恩福(一39∼45) b 马利亚的颂词(一46∼56) 4 约翰的诞生(一57∼80) a 约翰诞生的宣告(一57∼66) b 撒迦利亚的颂词(一67∼80) 5 耶稣的诞生(二1∼40) a 耶稣降生于大卫城(二1∼7) b 天使向牧羊人报喜闻(二8∼20) c 耶稣的割礼和奉献礼(二21∼40) 6 孩童耶稣的智慧与身分(二41∼52) 二 新时期的启始(三1∼四13) 1 约翰宣告新时期的来临(三1∼20) 2 圣灵降临在耶稣身上(三21∼22) 3 耶稣的家谱(三23∼38) 4 耶稣受试探(四1∼13) 叁 加利利地区的事奉(四14∼九50) 一 耶稣在会堂里宣讲(四14∼44) 1 巡回传道撮要(四14∼15) 2 拿撒勒会堂里的讲道(四16∼30) 3 迦百农会堂内外的医治(四31∼41) 4 巡回传道撮要(四42∼44) 二 耶稣选召门徒(五1∼六16) 1 捕鱼与得人(五1∼11) 2 医治与洁净(五12∼32) a 洁净痳疯病人(五12∼16) b 医治瘫痪病人(五17∼26) c 税吏与罪人(五27∼32) 3 新与旧(五33∼39) 4 安息日的主(六1∼11) a 安息日的工作(六1∼5) b 安息日的医治(六6∼11) 5 十二门徒的选召(六12∼16) 三 新群体的守则(六17∼49) 1 群众聚集(六17∼19) 2 福与祸(六20∼26) 3 爱与慈悲(六27∼38) 4 眼中梁木的比喻(六39∼42) 5 树与果子的比喻(六43∼45) 6 两种根基的比喻(六46∼49) 四 福音的彰显与人对福音的回应(七1∼八21) 1 救恩的临格(七1∼23) a 百夫长仆人得医治(七1∼10) b 寡妇之子得复生(七11∼17) c 约翰的问题(七18∼23) 2 人对救恩的回应(七24∼八21) a 约翰与耶稣(七24∼35) b 「罪人」的回应(七36∼50) c 妇人的回应(八1∼3) d 不同土壤的比喻(八4∼15) e 点灯的比喻(八16∼18) f 耶稣的家庭(八19∼21) 五 耶稣的权柄(八22∼九6) 1 平静风浪(八22∼25) 2 治好被鬼附的人(八26∼39) 3 女孩得复生和妇人得医治(八40∼56) 4 耶稣赐门徒权柄(九1∼6) 六 耶稣的身分(九7∼50) 1 希律的问题(九7∼9) 2 五千人得饱足(九10∼17) 3 基督的荣耀与苦难(九18∼27) 4 登山变像(九28∼36) 5 门徒的愚昧(九37∼50) a 不信的世代(九37∼43上) b 耶稣受难的预言(九43下∼45) c 争论谁为大(九46∼48) d 跟从与敌挡(九49∼50) 肆 耶稣往耶路撒冷的旅程(九51∼十九44) 一 差遣与回应(九51∼十42) 1 撒玛利亚人的拒绝(九51∼56) 2 跟从耶稣的代价(九57∼62) 3 差遣七十人(十1∼12) 4 弃绝福音者的下场(十13∼16) 5 七十人的见证(十17∼20) 6 感恩与赞美(十21∼24) 7 承受永生(十25∼42) a 律法师的试探(十25∼28) b 论爱邻舍(十29∼37) c 论爱主(十38∼42) 二 祷告的教导(十一1∼13) 1 祷告的内容(十一1∼4) 2 祷告的应许(十一5∼13) 三 耶稣面对的质疑(十一14∼54) 1 耶稣与别西卜(十一14∼26) 2 遵道的福(十一27∼28) 3 约拿的标记(十一29∼32) 4 身上的亮光(十一33∼36) 5 法利赛人和文士的祸(十一37∼54) 史丹理基金会 识 天道圣经注释出版纪要 天道圣经注释书目

天道圣经注释:路加福音(卷上)
四卷福音书的作者,各以独特的方式记述耶稣基督的事迹与言行,可谓「一个耶稣,各自表述」。我们可否单单以历史或传记的角度来认识耶稣基督?路加笔下的耶稣给予我们一幅怎么样的图画?这些既沉默又活生生的文字想我们明白什么?
本书作者鲍维均博士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修希腊罗马文化与初期基督教历史。鲍氏自1998年于美国三一福音神学院任教,现为该校新约系教授及系主任。
【作者简介】
鲍维均
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哲学博士(PhD),现任美国三一神学院(Trinity Evagelical Divinity School)新约教授及新约系主任,亦任「天道圣经注释」新约编辑及Zondervan Exegetical Commentary Series顾问编辑。
著作包括:
《颠覆现实的教会论》(天道书楼,2016)
《唯独圣经——圣言的诠释与应用》(天道书楼,2016)
《从路加著作看颠覆现实的基督信仰》(天道书楼,2015)
"Luke," in NIV Zondervan Study Bible (Zondervan, 2015)
Commentary on Colossians and Philemon (Zondervan, 2012); 中译本:《歌罗西书与腓利门书释读》(天道书楼,2016)
"Acts," in The Baker Illustrated Bible Commentary (Baker, 2012)
After Imperialism: Christian Identity in China and the Global Evangelical Movement(合编;Pickwick, 2011)
"Luke," in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Use of the Old Testament(合著;Baker, 2007)
"Luke," in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合著;Zondervan, 2007)
Early Christian Voices: In Texts, Traditions, and Symbols(合编;Brill, 2003)
Thanksgiving: An Investigation of a Pauline Theme(InterVarsity, 2002)
Acts and the Isaianic New Exodus(Baker, 2000);中译本:《古道新释:从使徒行传看以赛亚书中救赎历史的成全》(汉语圣经协会,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