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丛书学术委员 历史文化丛书总序 吴 序 志 谢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经文辩读与宗教对话 (二)现象学与观物取象的易学思维 (三)以「显现与不显现」的形式结构理解教会的潜存模态 第四节 文献回顾 (一)周联华本色神学之论述与实践 (二)本色语言的实践例示—《易经》与基督教的对遇 小结 第二章 从「易的神学」到「易」的神学 第一节 神论 (一)圣父之部 (二)圣子之部 (三)圣灵之部 第二节 人类的处境与神的介入 (一)人之部与罪论 (二)救恩之部 第三节 社群与终结 (一)教会观 (二)末世论 小结 第三章 《易的神学》语言素材分析 第一节 「易」之意义 第二节 元亨利贞 (一)元 (二)亨 (三)利 (四)贞 小结 第四章 寻索易学诠释群体与基督教的共通语言 第一节 「尊干法坤」的神学 第二节 坤卦的耶稣生平叙事 第三节 由乾坤推演六十四卦 (一)相遇与退避∕复归与临在 (二)天地之交与不交∕水火之济与不济 结论:反省与展望 参考文献 基督教学术丛书 版权信息
5 折
潜存教会的本色语言:周联华《易的神学》重构(简体版)
查看更多
出版方 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格式 流式
页数 144页
字数 57千字
语言 简体中文
文件大小 1146K
出版日期 2024年7月
电子书售价
$4.00 $8.00 (约¥28.76)
《易》内蕴于中华文化深层,许多成语、典故皆从易经而来。然而,易经的卜筮体裁难免令基督徒有所抗拒。周联华牧师 (1920-2016) 所撰《易的神学》尝试以易经的语言素材,对教会阐释基督教的神学概念,期望能建构本色化的神学;然而以文本批判理论所谓「理想读者」而言,不熟悉易经文本的建制教会会众恐怕并非首选。因此本书将既有的易经读者,即《易》的诠释群体,视作田立克 (Paul Tillich) 所谓「潜存的教会」(latent church),运用此群体累积的易学知识与概念体系,重构「易的神学」,期望能实现周联华牧师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写作《易的神学》初衷,并能对精神文化的跨界域传播工作者有所启发。
【作者简介】
蔡沂蓁(Tsai Yi-Jen)
台湾大学法律系学士、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硕士。曾任中研院文哲所兼任助理、中原大学基督教与华人文化社会研究中心编辑助理,并荣获周联华牧师纪念基金会神学研究奖助计划(2020)、统一数位翻译奖学金(2021)、斐陶斐荣誉会员(2022)。亦为「羽驿书窝」书店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