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推薦序 關懷全人的靈命塑造 推薦序 福音派的靈命塑造 第1章 靈命塑造是什麼? 迪特尼(John M. Dettoni) 第2章 早期教會的靈命塑造 布拉辛(Craig A. Blaising) 第3章 救恩與靈命塑造 萊納(Robert P. Lightner) 第4章 清教徒的靈命塑造模式 來肯(Leland Ryken) 第5章 屬靈冒牌貨 提腓力(Timothy R. Phillips)及布洛施(Donald G. Bloesch) 第6章 我們以神為最大的滿足,神就得著最大的榮耀 約翰派博(John Piper) 第7章 邊渴慕伊甸樂境,邊在天家路上犯罪 克萊布(Larry Crabb) 第8章 禮拜儀式中的靈命塑造 鮑曼(Lynn C. Bauman) 第9章 公開敬拜中的靈命塑造 蓋恩哲爾(Kenneth O. Gangel) 第10章 按教會年曆生活和成長 洛克比(D. Bruce Lockerbie) 第11章 培育教師的靈性生活 彭米路(Robert W. Pazmiño) 第12章 教會復興的原則 施勒克(Alan Schreck) 第13章 如何吸收經文 惠特尼(Donald S. Whitney) 第14章 效法主禱告的榜樣 威霍特(James C. Wilhoit) 第15章 教導人禱告 韓德(T. W. Hunt) 第16章 效法基督:靈命塑造的方法和目的 梅爾(Robert P. Meye) 第17章 個人醫治和靈命塑造 莉安佩恩(Leanne Payne) 第18章 心靈願意:肉體是靈命成長的器具 魏樂德(Dallas Willard) 第19章 兒童的靈命塑造 克拉克(Robert Clark) 第20章 青少年的靈命塑造 史雅各(James Bryan Smith) 第21章 年長者的靈命塑造 布朗(Beth E. Brown) 第22章 小組中的靈命塑造 迪森(Peter V. Deison) 第23章 家庭是靈命塑造的場所 哈貝馬斯(Ronald T. Habermas) 第24章 福音派屬靈生命中的敬虔派傳統:書目文章 多西特(Lyle W. Dorsett) 第25章 註釋書目資源 威霍特(James C. Wilhoit) 作者簡介 版權頁
靈命塑造:全方位效法基督
「基督徒生活的宗教教育」
今天,我們生活的世界日漸世俗化、多元化、片面化。世俗化的人文主義對宗教教育造成極大的影響,這種觀點認為:宗教教學無異於其他知識技能的教學,並且宗教教育的效力僅在於認知上、感性上;各種多元、分歧也成為我們必須認同的價值;我們也習慣把生命分割、對立(如信仰與生活、知識與行為等等),抱殘守缺,追求單向度的成長(不論「知識性」或「非知識性」都一樣)。追求片面性的我們,忽略了「整全性」的重要、也忽略了我們應該是「完整的人」。在這樣的世界之中,基督徒對於宗教教育是否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看法與作法?
《靈命塑造》(The Christian Educator’s Handbook on Spirituality Formation)一書是站在福音派基督徒的立場而建立的基督徒宗教教育手冊,提供基督徒教育者深入而實用的信仰教育方針;其主旨不僅止於傳遞宗教知識,更著重於如何提升信仰者的靈性、轉化內在生命與外在生活。書中邀請基督徒宗教教育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與牧者,對不同的主題提出詳盡、具體、而又深入淺出的論述,並在文章之後介紹相關書目;不僅讓基督徒教育者在書中獲得造就與啟發,更提供了後續進深的方向與素材。雖然這些作者各有不同的宗派背景與知識訓練,但他們皆致力於以整全的方式來培育基督徒,關懷他們知識與靈命的成長。因此,全書不單可見諸多屬靈洞見,造就個人,亦可在實際服事中操練應用,造就其他基督徒。
本書不僅內容豐富,同時論述完整、架構嚴明。全書共計為二十五章,論述主題幾乎了涵蓋基督徒生活的各個面相、十分廣泛;內容大致可分為六個部分:一、一到四章論到靈命塑造的內涵,包括靈命塑造的重要性與各種靈命塑造的典範模式。二、五到七章旨在導正錯誤的靈命觀,其中包括了偽裝的基督教靈性觀、毫無喜樂的救恩觀,以及信仰與行為分裂的生活觀等等。三、八到十章說明公開聚會的靈命塑造,內容包括儀式、禮拜、與節期等。四、十一到十八章介紹靈命塑造的方式,包括靈修、教會、讀經、禱告等。五、十九到二十三章是針對不同族群的靈命塑造,包括老、中、青,小組與家庭。六、二十四、二十五章則介紹了靈命塑造的相關資源,包括經典屬靈書籍與各類註釋書。
雖然本書作者眾多、主題看似龐雜,但仍可見共同的論述核心;以下四點是這些作者論述的主軸:首先,學習者的終極改變來自於上帝、而非教師,教師的職責只是提出改變生命的邀請與陪伴。其次,教師的人格會直接影響教學的品質,品格、信仰與教學之間不可分割。第三,不排斥各種正當、有益於基督徒教育的媒介與途徑,如宗教儀式。最後,學習本身具有神聖性,這是一種得以接受上帝更新大能的方式,必須嚴肅、謙卑地面對。
我們活在一個講求「合諧」的世界,但基督徒應當持守的身分、生活的型態、信仰的觀念、靈命的追求,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與世界妥協了?以致於我們教會所教導的內容與團契生活,實際上無異於一般的社團活動與教育訓練,而喪失了原本屬靈的意涵?《靈命塑造》不僅提供我們基督徒宗教教育的實用指導手冊,更提供了我們信仰的試金石,使我們可以清楚看見我們所信的內容留下多少、又妥協了多少。(責任編輯郭大維)
【推薦語】
後現代的某些學術領域,因為更多意識到人的物質和生理層面之侷限性,而越來越看重靈性。但是在人文主義仍然高漲的氛圍中,繞來繞去,仍然找不到一條給人真實盼望的出路,除非回到耶穌基督的福音。
《靈命塑造》這本書就是建立在耶穌基督的福音,和聖經教訓的基礎上。本書二十五位作者群,貢獻各自的學術素養,和實務經驗,他們都同意靈命塑造是一個過程,而目標在於使生命從因信稱義,到全然成聖,並且在言語、行為、家庭、職場都活出更像耶穌基督的生活方式。靈命的塑造與更新、成長,必然會帶來生活見證,和教會事奉,以及宣教事工的落實與興旺。畢竟信仰和生活是一體的兩面。
我想本書的特點在於:
一、內容豐富:幾乎每一章都可以發展成為一門課程。
二、根基穩固:理論和概念都建立在聖經的神學和教會歷史的基礎。
三、立論平衡:所有論點涵蓋個體與群體的情境,不同教派所強調的觀念或儀式,生命發展中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
四、綜覽整全:相關的書目和作者群,幾乎都具有代表性地包含在本書中。
就我個人來說,最喜歡其中的兩章,就是第二十一章〈年長者的靈命塑造〉,和第二十三章〈家庭是靈命塑造的場所〉,因為這兩章和我自己目前在神學院教授的課程直接相關。當然我很樂見本書提供值得閱讀的參考書目,可以作為繼續延伸研讀很好的工具。
我在神學院也教授「靈命塑造與個人成長」的課程,過去這幾年,我一直在尋找一本合適的中文教科書,但是不容易找到;因此,我多數時候是使用自己收集編輯的講義,發給同學們參考。我想在未來,《靈命塑造》這本書將會是我的首選教科書。我深信所有的讀者都將由衷感激本書作者群之貢獻,和所有中文譯本出版相關人員的努力。
從知識到落實,必須經過操練的過程,讀者若能切實持續、恆切地操練本書的內容,必可預期靈命的更新與成長。
——張宰金博士 中華福音神學院教授、教牧協談中心主任
本人深感歡愉為本書作序,《靈命塑造》可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這書為北美多間神學院所採用的教科書,也是很多教會小組研讀的書籍。
對探索或教導靈命塑造或門徒訓練的信徒、教牧或教師來說,這本書給予讀者整體領域的藍圖、方法和實務。本書共有二十五章,結合二十多位北美福音派的學者、教育家和牧者,共同擬定靈命塑造的定義、歷史、神學、聖經基礎、敬拜、屬靈操練及發展階段等,內容所涵蓋的範圍既深又廣。
因著近年「靈修學」(spirituality)及「靈命操練」(spiritual disciplines)在基督教的盛行和熱衷,神學院開設相關的課程、機構辦講座、基督教出版社翻譯及編寫這類書籍和材料、與教會舉辦靈命退修會等,讓信徒在屬靈生命上得以札根,並且鼓勵個人及團體的靈命操練。因「靈修學」、「靈命操練」與「靈命塑造」的觀念和實務在福音派的華人教會中相對陌生,在追尋上一方面缺乏福音派觀點的書籍,另一方面太容易接納天主教及自由派的神學立場和操練方法。因此,在過去難免聽到一些批判的聲音,這是很自然的。現在,《靈命塑造》的問世,將這些雜音都滅絕了。
《靈命塑造》中文譯本的出版是基督教華文界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書不單奠定了「靈命塑造」的基礎和範圍,更提出實用方法。什麼是靈命塑造呢?靈命塑造是藉上帝的恩典所帶來的變化(transformation)。從文中,有福音派的神學家探索相關的神學議題,如救恩與靈命塑造、靈命塑造真偽辨等;有學者解釋敬拜、禱告等議題與靈命塑造的關係;有教牧人員討論在教會和小組如何營造靈命的成長和塑造。此外,主日學的老師和團契輔導可以透過了解不同年齡層的成長,來協助信徒靈命的塑造。
願神賜福這書成為華人教會的祝福。
——麥耀光 建道神學院 輔導系助理教授、教牧博士科主任
【編者簡介】
蓋恩哲爾(Kenneth O. Gangel)博士
托科阿福爾斯學院(Toccoa Falls College)研究生教學組執行主席
威霍特(James C. Wilhoit)博士
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基督徒教育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