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序 作者序 簡寫一覽 參考書目 引 言 年 代 第一部 所羅門的統治(王上一~十一) 一 所羅門登基(王上一1~二46) 1. 迫在眉睫的變動(一1~4) 2. 亞多尼雅付諸行動(一5~10) 3. 先知拿單出面主導(一11~27) 4. 大衛立所羅門為王(一28~40) 5. 亞多尼雅的政變告終(一41~53) 6. 大衛對所羅門的遺言(二1~12) 7. 所羅門清除障礙(二13~46) 二 背景(王上三1~3) 將一至十一章視為一大段 三 領受並流露智慧(王上三4~四34) 1. 所羅門從雅巍領受智慧(三4~15) 2. 運用智慧,造福弱勢(三16~28) 3. 賜智慧來治理以色列(四1~28) 4. 神賜智慧為眾生靈(四29~34) 四 聖殿——建造與獻殿(王上五1~八66) 1. 準備期(五1~18) 2. 所羅門建造聖殿(六1~38) 3. 所羅門的宮室與法老王的女兒(七1~12) 4. 沒有一樣不是用最好的(七13~51) 5. 約櫃運到,獻上聖殿(八1~66) 五 聖殿建造之後(王上九1~十一43) 1. 所有的事都出錯(九1~23) 2. 法老的女兒、獻祭與黃金(九24~28) 3. 智慧、財富、妃嬪——與神(十1~十一13) 4. 仇敵與繼位(十一14~43) 第二部 分裂——最初的一百六十年(王上十二1~十六28) 六 領導哲學:權力、現實主義與神的評價(王上十二1~十四20) 1. 羅波安和權力(十二1~24) 2. 耶羅波安:走上務實主義的途徑(十二25~33) 3. 從猶大來的神人:愚昧的人行走自己的路(十三1~34) 4. 亞希雅的另一個預言,如今是預言耶羅波安要遭災(十四1~20) 5. 雙王記——回顧 七 兩國與八王:相似與相異(王上十四21~十六28) 1. 猶大的三個王(十四21~十五24) 2. 五個以色列王,三次政變(十五25~十六28) 3. 回顧這一百六十年 第三部 以利亞與諸王(王上十六29~王下二25) 八 以利亞對抗危機(王上十六29~十九21) 1. 布景,以色列王亞哈(十六29~34) 2. 在以色列境外的以利亞(十七1~24) 3. 直接的衝突(十八1~46) 4. 神的方式總是靜悄悄的(十九1~21) 5. 進一步探討到此為止的以利亞 九 亞哈及其他先知——走向死亡(王上二十1~二十二40) 1. 亞哈與便哈達——及先知們(二十1~43) 2. 亞哈與拿伯的葡萄園(二十一1~29) 3. 亞哈在位期結束(二十二1~40) 4. 猶大王約沙法——與亞哈迥然不同的盟友(二十二41~50) 十 以色列王亞哈謝與以利亞(王上二十二51~王下一18) 十一 以利亞升天,交棒以利沙(王下二1~25) 1. 以利亞從吉甲到升天之旅(二1~11) 2. 以利沙回到耶利哥(二12~18) 3. 以利沙的公開服事產生不同的結果(二19~25) 第四部 以利沙與一些人,諸王及革新(王下三~十三) 十二 以色列、猶大諸王與摩押——及以利沙(王下三1~26) 十三 以利沙:雅巍憐憫的代理人(王下四1~六7) 1. 救拔一位寡婦脫離經濟困境(四1~7) 2. 未來的生活與盼望(四8~36) 3. 以解毒的食物餵飽飢餓者(四38~44) 4. 反思:法術或神蹟? 5. 「他們沒有一個人得潔淨——除了敘利亞的乃縵」(五1~27) 6. 找回一把失落的、借來的斧頭(六1~7) 十四 以利沙和亞蘭人(王下六8~八15) 1. 以利沙阻擋了亞蘭人的計謀(六8~23) 2. 圍攻撒瑪利亞(六24~七20) 3. 土地復還(八1~6) 4. 以利沙與哈薛(八7~15) 十五 在以色列及猶大的革命和革新(王下八16~十三25) 1. 猶大諸王與以色列的糾結關係(八16~29) 2. 耶戶血腥的追殺(九1~十36) 3. 皇后、祭司和一名年幼的皇子(十一1~20) 4. 猶大國於約阿施在位時的改革與得失(十一21~十二21) 5. 以色列王約哈斯(十三1~9) 6. 以色列王約阿施與以利沙的死,但依然有希望(十三10~25) 第五部 以色列亡國(王下十四~十七) 十六 猶大與以色列的王(王下十四1~十七6) 1. 猶大王亞瑪謝(十四1~22) 2. 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二世(十四23~29) 3. 猶大王亞撒利雅(烏西雅)(十五1~7) 4. 以色列,五個王與四次政變(十五8~31) 5. 猶大王約坦(十五32~38) 6. 猶大王亞哈斯,亞述與叛道(十六1~20) 7. 以色列的末代王何細亞(十七1~6) 十七 理解以色列外圍以及內部的改變(王下十七7~41) 1. 從以色列亡國,學習到什麼(十七7~23) 2. 撒瑪利亞的改變(十七24~41) 第六部 從信靠到被擄,猶大亡國(王下十八~二十五) 十八 希西家與信靠(王下十八1~二十21) 1. 希西家,一個好王(十八1~12) 2. 倚靠誰,倚靠什麼?(十八13~35) 3. 回應:百姓、王、先知及雅巍(十八36~十九37) 4. 王或國家獲得的醫治,並不長久(二十1~21) 十九 瑪拿西及亞們背道(王下二十一1~26) 1. 瑪拿西(二十一1~18) 2. 亞們(二十一19~26) 二十 約西亞以及全心轉向神(王下二十二1~二十三30) 1. 修理聖殿並發現律法書(二十二3~11) 2. 公開地謙卑,學習真理(二十二12~20) 3. 律法書與約(二十三1~3) 4. 順服意謂行動(二十三4~20) 5. 群體按律法書來敬拜(二十三21~23) 6. 全然對雅巍效忠(二十三24~25) 7. 這些改革,有永續的結果嗎?(二十三26~30) 二十一 終局急速來臨(王下二十三31~二十五26) 1. 約哈斯的短暫在位(二十三31~35) 2. 約雅敬與巴比倫(二十三36~二十四7) 3. 約雅斤,以及被擄到巴比倫(二十四8~16) 4. 西底家,傀儡王(二十四17~20) 5. 耶路撒冷陷落(二十五1~26) 二十二 在巴比倫的一線希望(王下二十五27~30) 待續
聖經信息系列:列王紀上下——毀滅與復興(繁體)
向大歷史學家學習,重尋說故事的藝術
這是一個看重「故事」的時代,因為人們開始發現,「故事」所側重的角色和布局、情節和對話,能在邏輯理性所不能及的地方,帶出真理更深刻的意涵。於是乎,「故事」愈來愈常出現在教會的牧養工作裡,不管是牧師講道,或是會友彼此間的分享,都能聽到一個又一個故事。
不過,若是仔細觀察,教會裡的故事,仍以「寓言」或是「個人的生命見證」這類「小故事」為主。我們缺少的,是所謂的「大故事」──講述一個時代興衰,跨越多個時間、空間距離的歷史故事。
這並非否認「小故事」的意義和價值,畢竟聖經也有許多「寓言」和「見證」。可是,相較於「小的寓言故事」,「大的歷史故事」處理更廣泛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議題,在開拓信徒視野、拉大格局這件事上,有著不可小覷的重要性。
只是,講述大歷史,和講小故事不一樣。要講大歷史,需要有豐富的背景知識,也要有鋪陳刻劃的技巧。所幸,聖經除了「寓言」和「見證」之外,同樣收錄非常多精彩的歷史故事,每個歷史故事,作、編者都投注了非常多的心力,為要將故事說得動人,讓聆聽的人都滿載而歸。
這本《聖經信息系列:列王紀上下》,就是以聖經中最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為藍本,向讀者示範如何講述大故事。作者歐雷(歐禮彰)浸淫舊約歷史書多年,對背後這些「大歷史學家」的說故事技巧如數家珍,相信,藉著他的帶領,我們都更能夠把「大的歷史故事」這失落的藝術,重新帶回教會當中。
【作者簡介】
歐雷(John Olley,中文名:歐禮彰)
在聖經信息系列的作者群中,歐雷可說是與華人淵源最深的一位。他不只來過亞洲,舉辦過學術演講;事實上早在一九六八年,他就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的神學組,並且在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七年期間,擔任神學組主任。
在澳洲攻讀博士、獲得學位,後來更成為澳洲伏思神學院(Vose Seminary)院長的他,對於當年曾在香港教授聖經印象深刻。特別是一九七○年代,華人處境變化極大,授課時,學生最關心的往往就是政治議題,渴望把信仰和過去、現在及將來的華人文化結合起來。也因為這段經歷,讓歐雷開始關心聖經與政治的關係,後來的研究方向,也多朝這方面發展。
歐雷從一九九一年開始擔任伏思神學院院長,直到二○○三年退休。不過,熱愛舊約的他退而不休,仍以研究員的身分,在神學院裡做研究,樂此不疲。除《聖經信息系列:列王紀上下》外,他也針對七十士譯本的以西結書撰寫過一本註釋書。